工程業績 works show
時間:2024-10-08|作者:hansa
一年一度國慶至,又是我們舉國歡慶的偉大節日,曾經一窮二白的大國,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曾經積貧積弱的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著我們全民族櫛風沐雨、砥礪奮進,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
重慶匯錦集團自成立伊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深化落實教育改革創新。愿以我司之綿薄熱血,護衛這錦繡山河! 自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要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概念以來,我司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需要和重慶市城鄉統籌綜合試驗改革以及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需求,抓緊重慶市“一圈兩翼”的戰略發展機遇,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提升學生的綜合就業能力,增加學生在就業過程的競爭力,致力于為國家教育貢獻出集團的有限力量。 從2020年開始,集團在全司上下的積極努力下,在與各職業學校深度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 我們與相關職業院校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將職業院校的實際存在的問題轉化為科研攻關課題,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同時為老師和學生提供實戰與實踐機會。并于2020年、2022年分別與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大學,重慶文理學院簽訂了科研項目產學研合作協議,與學校共建產學研示范基地,實現校企雙方“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先后與重慶市女子職業中學、重慶市渝北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智慧校園管理平臺的研發合作與實施部署、迭代升級。 二 積極與職業院校共建企業、專業、產業學院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重慶市黔江旅游職業學院、重慶市南川隆化職業學校分別合作開發了刺繡與機床專業的實訓室建設,通過需求分析與調研、專題技術匯報、充分討論改進與實施完善,在教學教務與學校人才培養方面取得較大成功,獲得了良好的評價。并深度參與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工信職業技術學院的培訓基地建設。 三 為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促進人才培養與學生創業就業的有機聯動和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我司在與學校合作期間主動“走進學校”,不間斷派遣經驗豐富的智能化、機電等專業高級工程師擔任學生導師,根據職校老師和學生的需求開展特色教育課程,結合項目實踐經驗和專業理論,賦能職業學院的人才培養。 四 在產教融合的廣度和深度方面,校企協同育人實踐取得顯著成效,為進一步對接需求、優勢互補,深化合作,我司更是集思廣益,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幫助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我們為學生提供在各個重大工程項目實地進行現場實習和培訓,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為行業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施工、專業設計、業務銷售、售后運維領域的軟硬件專業技術骨干。 五 我們采用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的方式,結合老帶新的培訓模式,讓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進行理論和實作指導實習生,并組織海康、大華、華為、銳捷、博世、華三、洲明、利亞德等國際頭部廠家開展專題技術交流,提高實習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實習表現選拔優秀學生直接進入單位工作,實現學生從學習到就業的無縫對接。不斷探索創新模式,通過項目實踐,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技術人才。 六 同時,我們響應國家號召,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先后赴川西偏遠小學捐贈助學資金及學習用品。為中國武裝警察黔江支隊捐贈專業智能化設備。在國家的扶貧攻堅建設中,參與重慶彭水縣中華蜂養殖基地建設,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改善當地基礎設施,使一百多戶貧困戶脫貧。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做出更多善舉,以此更好的報答國家、報答社會。 今后,我司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擴大合作范圍,加強與中職高職等各個相關學校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智能化、信息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教育的應用和發展。不斷探索產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徑,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做出貢獻。